元否

去往人才密度深处

· [元否]

经常看到有人对实习生说,“一定要去大厂的正常部门,跟着走一遍接需求的流程,学着怎么工作,怎么与人沟通对齐,怎么 cover 住负责的需求。”

但我不敢苟同,我认为要往人才密度高的地方去。

能成为大厂,企业必然已经发展很久了。但这也容易堕入人与人的办公室政治。这个时候,实习生进场,可能只会幻灭——因为学的不仅不是技术,还可能是乱七八糟的人情世故。但要说给自己的履历添加光彩,毫无疑问,大多数人会立即倾向大厂,这可能是才是那句背后的意思。

而现在很多有能力的创始人,就是因为忍受不大公司病才出来创业。希望打造一个小而美的公司,一般这样的公司在成长期时,才会出现“人才密度”的现象。大家都是来自各地有实力有理想的人,聚在一起只为完成一件伟大的事。

况且现在国内的大厂基本上都趋近于一个平台期,很难有真正的人才愿意待在那里,领一份工资。就算真的有,也不是实习生能够直接接触到并且学习的的。所以从人才密度的角度来说,大厂可能不是优先级很高的选项。

毕业后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。只有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,才是唯一解。如果家境有一定的关系,最好是跟着那个关系的能力去实习技术相关的岗位。如果没有的话,最好在争取在职场或竞赛中学习拜师,跟他一起发展。“学徒制”才是国内授业的方式,一定要从这个角度使用杠杆来加速成长。

而且真正的技术,都很喜绝勤奋好学的后辈,多多尝试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哪怕没有收获,对实习生来说,也只是一种历练,而没有任何损失。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,这已经足够了。

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

最后,奉上实习生的简历小建议:

  1. 没有数据写验证方法。 如果你没有数据,你可以写验证方法,附在项目上。这样虽然没有数据,但是验证方法的部分,仍然能让人感觉到你是有思考的。
  2. 在面试中学习,拿面试去面试。 面试是一种最能成长的场景,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明白你想加入的这个岗位,到底需要怎样的能力。很多面试官也是资深老手,有意识地问好问题能让自己的目标更清晰。
  3. 通过项目表达不同能力。 尤其是技术岗,需要看到的是一个人不同能力的交叠,不然总会觉得单一。实习生的优势之一,是在于可塑造性。
  4. 主动表现个人潜力。 把自己日常的学习方法,主动讲给面试官听,表达出自己的潜力和热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