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否

从自己身边的机会出发

· [元否]

做一个高质量输出的人,做一些符合现阶段、脚踏实地的事情。

个体之间的关系是由他们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来决定的。比如你要想在媒体上获得关注,那你就要做一个高质量输出的人。或者想在线下和某人打好关系,那你就要在他身上多花心思。与用户、对象发生的有效交集越多,彼此的关系就会越熟。

其次,也要有甄别高质量信息的能力。一个人高质量的输出往往是由被输入的高质量信息所决定,输入得越多,输出也会越多。最关键的,“你要为你主观的高质量判断下注”。比如你对一个事物有所洞察,绝不能看过算过,一定要写出你的判断,并且试图告诉他人,影响力就是这么积累起来的。

现在全民打工人都想着做自己的副业。对此我没有成果的经验,但我认为,绝不应该纯粹去做那些传统的生意,因为传统的生意往往已经扎根在那里了。要想与其竞争,你至少应该带着新的要素,去解决那些已经存在的需求。比如电商解决了实体商业的效率问题,而直播电商解决了传统电商的比价问题。

与之类比的,短视频是新媒体的趋势,那么所有过去由文章组织的东西,都值得再用短视频重新做一遍。因为这是新要素的入场,也是新晋者必须追随的趋势。

白鸦说,做面对个人的产品可以以直接 10%的痛点切入,然后快速迭代;而做面对商家的产品必须先满足 90%以上的需求,并在不断完善中迭代。

这句话讲出了受众角色差异的根本。在我看来,世界上只有两种生意,一种是“销售”,另一种是“自研”。前者优化供应链,后者挖掘新需求。但实话实说,挖掘新需求的成本是巨大的,大多数人其实永远卡在起步的第一个阶段:如何“白手”搞到第一桶金。恒大许老板在政府大力扶持房地产的时候,成功完成了“买地—抵押—预售—买地”的回路,这对第一阶段的人来说,模式很值得参考。

再说回媒体,大家总是说“流量生意”。但没注意到,这边不就是折“新媒体+新销售”的模式吗?“顶流柜哥”李佳琦通过他的优化供应链,号称“全网第一低价”,打出了“我这里买最划算”的招牌,然后进一步扩大个人流量。回路一旦验证,他的议价能力只会越来越强。

但在很多人眼里,包括我之前也是,认为上来就做产品是最好的选择。可问题是,“最好的不一定是匹配你当前阶段的啊。” 更别说,当能力、资源都还匹配不上。这个时候,最重要的就是“活下去”,踏实点,给钱就干,睁大眼睛去看那些别人不愿意做的市场,也就是巨人国中的面包屑。

先活下去,拥有朴素的现金流,才会有后来的一二三。